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,人们除了关注绿色保健食品及养生膳食外,对医养旅游、康体健身以及美容养颜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强。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,更提醒人们加强重视疾病防御和健康管理。大健康产业的市场潜力与商业前景值得期待。
尽管前景广阔,但仍然需要在发展思路上不断优化,并在市场微观层面发掘新动能。
首先,拓展大健康产业离不开公共医疗产品的优化布局。按照目前的健康需求层次,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医用药品、耗材与器械配置与完善处于主导位置。因此,仍需要公共财政加大对公立医疗与卫生服务领域的投入,切实补齐行业短板,同时推进专利药、中药新药、新型制剂、高端医疗器械等创新能力建设,大力发展生物药、化学药新品种、优质中药、高性能医疗器械、新型辅料包材和制药设备,推动重大药物产业化。在此基础上,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,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医疗与健康机构。
其次,大健康产业发展离不开数字化与智能化的深度支持。对于医疗等健康服务机构而言,一方面通过流量入口和集成数据可以发现更多需求,创造出丰富的健康消费品;另一方面,人工智能能够极大提高医疗服务能力,增加医疗机构的诊断精准度。同时,智慧医院可以显著增强求医问诊者的便利性感受。因此,应建设统一权威、互联互通的人口健康信息平台,实现公共卫生、医疗服务、医疗保障、药品供应、综合管理等应用信息系统数据采集、集成共享和业务协同;应建设高质量的远程医疗应用系统,开发覆盖大健康需求的多种应用场景等。
再则,壮大大健康产业离不开自我健康管理的能力普及与素质提升。正如有关专家所言,大健康的核心是从治疗转向预防,从“治病”转向“治未病”。因此,大健康产业需要从满足下游需求向推动上游需求迁移,即帮助公众形成健康风险预防与发现能力,把各种疾病苗头扼杀在萌芽状态。为此,应采取措施推动预防医学、康复医学以及老年医学更好落地,促进商业保险公司与医疗、体检、护理等机构合作发展健康管理组织,加快可穿戴设备、智能健康电子产品和健康医疗移动应用服务推广与普及,借助数字化渠道与平台帮助公众实现自我健康管理。
最后,发展大健康产业离不开健康教育的全面推广。公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固然需要外部干预,但最根本的还是通过对自我行为约束来实现,包括养成良好作息习惯、勤于锻炼身体与体育运动、注重饮食合理搭配、克服不良嗜好等。为此,需要在学校教育阶段加强健康教育,并支持相关培训机构开展灵活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,形成全社会、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教育氛围。